|
【景德镇陶瓷】琼赣专家追溯两地陶瓷文化及产业合作着力点 |
【jingdezhentaoci】2016-5-26发表: 琼赣专家追溯两地陶瓷文化及产业合作着力点 琼赣专家追溯两地陶瓷文化及产业合作着力点——“海上新丝路”,从天涯出发西沙华光礁出水的南宋青釉刻划纹碗。海南日报记者宋国强摄文\海南日报记者徐晗溪一个是千年瓷都,窑火不断;一个是国际旅游岛, 琼赣专家追溯两地陶瓷文化及产业合作着力点琼赣专家追溯两地陶瓷文化及产业合作着力点—— “海上新丝路”,从天涯出发 西沙华光礁出水的南宋青釉刻划纹碗。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 徐晗溪 一个是千年瓷都,窑火不断; 一个是国际旅游岛,身处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当景德镇遇见海南岛,她们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5月20日,为了续写海上丝绸之路传奇,海南省工商联与景德镇市工商联经过多次沟通与协商,联合举办了“海上丝绸之路往事与随想”系列活动。 20日下午在海口举办的“海上丝绸之路往事与随想”研讨会上,来自琼赣两地的专家、学者、文化企业界人士在海口欢聚一堂,共同梳理景德镇与海南岛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渊源与脉络,为如何加强景德镇与海南陶瓷产业的共同发展合力献策。 西沙北礁出水的明代的青花菊花纹八棱小罐。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往事 china即是景德镇的旧称“昌南” 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china正是景德镇旧称“昌南”的发音。 原来,十八世纪以前,欧洲人不会制造瓷器,中国特别是昌南镇的精美瓷器就很受欢迎。于是,欧洲人便以“昌南”作为瓷器(china)和生产瓷器的中国(china)的代称,久而久之,欧洲人把昌南的本意忘却了,只记得它是“瓷器”,即“中国”。 “‘景德’这个名字是御赐的”,来自景德镇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熊钢如介绍道,景德镇位于昌江之南,故,古时称为“昌南镇”。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因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为名置景德镇,并沿用至今。 关于瓷器文化,一句“始于汉,兴于宋,盛于明,鼎于清”的概括,可谓纲举目张地描绘出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过程。“这个说法,虽然业内一直有争议,但是从整个情况来看,我们确实在清朝有一个非常鼎盛的时期。”提起景德镇的历史,熊钢如如数家珍。 瓷器业的鼎盛离不开发达的商品贸易,制船业的发展与指南针的应用,更是给瓷器出口提供了前提与基础。因此,中国的瓷器除了御贡、内销,也开始批量化生产,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大的背景下,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景德镇的陶瓷逐渐有了生产与工艺上的进步。”江西省景德镇市副市长黄康明介绍道,海上丝绸之路沿岸的对外贸易,刺激了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 景德镇艺术瓷。 从这个意义上说,景德镇很早以前就已经与世界对话。这些沿岸国惊叹于中国巧夺天工的陶瓷技艺,纷纷派人前来学习陶瓷技艺。 “明代正德年间,日本的陶瓷已经形成了一个风格,它完全是按照景德镇的工艺制作的。”提及这段历史,熊钢如有些激动,“法国的陶瓷技艺也是从景德镇传过去的,当时有个传教士在景德镇生活,他把我们景德镇的制瓷工艺,用写信的方式记录下来,写得很详细,寄回了欧洲。”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正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往事,将海南与景德镇紧密相连。“景德镇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货源地和起点之一,海南的一些口岸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支点城市。”黄康明说。 因此,“我们这次带着任务来的,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海南和景德镇将加强陶瓷产业的合作和文化交流,续写‘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黄康明展望道。 随想 海南与瓷器 贸易渊源甚深 历史上,海南是联结“海上丝绸之路”远洋航船的重要中转站和补给站。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海南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5月20日,“景德镇与海南岛——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往事与随想”研讨会在海口举行。徐晗溪 摄 早从秦汉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以来,中国历代的官船、商船和渔船不断地穿梭航行于南海上,进行商贸往来和捕鱼生产。“南海海域留有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就有古代沉船遗址,这是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物资料。”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郝思德介绍道。 他指出,在西沙群岛发现的南宋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其出水的陶瓷器就是南海丝绸之路陶瓷贸易的历史见证。当时,宋朝廷为扩大财政收入,鼓励出口贸易,南方地区瓷业生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对外贸易中,陶瓷器已成为十分重要的外销产品之一。“销往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和地区的陶瓷商品,大都是以百姓日常生活需要为主的民用瓷器。”郝思德介绍说。 甚至,随着中国陶瓷的出口贸易日趋兴盛,海外学者一般又将“海上丝绸之路”称为“陶瓷之路”。 郝思德认为,遗憾的是,历史上海南岛的瓷器多是粗瓷,无法与景德镇瓷器相媲美,“我在2002年到2004年发掘了澄迈县的一个窑口,发掘了三千多件瓷器,这个属于粗瓷,档次比较低。” 不过,由于海南独特的地理位置,有些商船受到台风的影响,可能会在海南岛的某个港短暂停留。郝思德谈到,“我们的南部市县陵水发现了一处瓷器的堆积,就在南海海岸边上,这其中就有景德镇青瓷,这就证明海南岛跟景德镇瓷器的关系,主要就在海上丝绸之路这条线上。” 展望 多方集结 共建“新丝路” 虽然历史上的海南瓷器多是粗瓷,但是,以现代科学眼光来看,除了地理位置,海南瓷器或许有其新优势。 “海南有特殊的原料,跟景德镇不一样,海南这个地方打下去五米左右就是很厚的贝壳加黏土碎屑,还有很多火山灰,这些或许能作为新的陶瓷应用材料。”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提出建议。 博士生导师李建保,曾担任过清华大学新型陶瓷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我今年在海南招的博士生就是景德镇陶瓷学院过来,他学过传统陶瓷技艺,再学点高技术陶瓷技艺,将二者融合起来,说不定会有新的发展。”李建保举例介绍道。 原来,该学生父母在景德镇有一作坊,之前只了解传统陶瓷工艺,但他学过高技术陶瓷后,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可以做出更有特色的陶瓷工艺品,并拓宽了家里的陶瓷销路。 当日,李建保在研讨会上诚邀与会的景德镇工艺美术大师来海大开设作坊教授徒弟。他觉得应将中国陶瓷文化发扬光大。 “只要大师来海大授课,办作坊,我们尽最大的可能为大家提供便利。”李建保向景德镇伸出“橄榄枝”,“为配合打通丝绸之路,海大已经着手筹办巴基斯坦留学生班,不仅开设中文班、食品加工班,还可以开设陶艺制作班,请景德镇大师们专门为巴基斯坦培养陶瓷制作的人才。” “我回去就会说服我儿子来海南,他是清华美院的博士,也是学陶瓷艺术的。”景德镇的熊钢如大师深受鼓励,“来这边发展,会有不错的机遇与平台。” “不仅是广义的陶瓷业,海南的黎陶也会遇到新的发展契机。”熊钢如谈到,“包括在陶瓷里加入贝壳,我们带回去进行科学研发,都是有创新意义的材料新尝试。” 李建保的提议,引发了与会人员的热议和思考。来自琼赣两地的专家在研讨会上一同追溯了两地陶瓷文化及产业的历史渊源,挖掘两地陶瓷产业合作的价值及着力点,谋划两地陶瓷文化和产业发展的长远预期,探讨两地如何在陶瓷产业方面合作共赢。 海南省工商联党组书记田德毅兴奋地概括,“以陶瓷作为海南、景德镇两地文化交流的载体,一则可以建立海南国际陶瓷文化交流基地,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再者,也可以考虑举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世界陶瓷艺术博览会,进一步活化新世纪‘海上丝路’的丰富内涵。” 瓷砖相关 景德镇陶瓷景德镇瓷博会景德镇陶瓷馆陶瓷器皿陶瓷出口陶瓷颜料陶瓷产区陶瓷厂,本资讯的关键词:景德镇陶瓷丝绸之路海南海上合作 (【jingdezhentaoci】更新:2016/5/26 22:15: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