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陶瓷网手机版首页
佛山瓷砖陶瓷网总站
景德镇陶瓷首页

【景德镇陶瓷】因瓷器而得名的“瓷器街”:无器不有

jingdezhentaoci】2013-1-26发表: 因瓷器而得名的“瓷器街”:无器不有
瓷器街毗邻沿江东路,与今昔依旧繁华的麻石弄只隔了一条小巷。过去,因为徽州会馆、南昌会馆、苏湖会馆、临江会馆,使得瓷器街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势,成为周边各大瓷行的中心地带,加之紧挨着的大十字弄和

陶瓷相关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瓷博会 景德镇陶瓷陶瓷器皿 陶瓷出口 陶瓷颜料 陶瓷产区 陶瓷厂 ,本文关键词:景德镇陶瓷景德镇瓷瓷器

    因瓷器而得名的“瓷器街”:无器不有

瓷器街毗邻沿江东路,与今昔依旧繁华的麻石弄只隔了一条小巷。过去,因为徽州会馆、南昌会馆、苏湖会馆、临江会馆,使得瓷器街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势,成为周边各大瓷行的中心地带,加之紧挨着的大十字弄和黄家洲从事着包装和修瓷等陶瓷配套服务,使之逐渐形成景德镇的陶瓷销售中心。景德镇四大码头近在咫尺,更进一步推动瓷器街声名远扬,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来客。

这条与瓷器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街道,因为瓷器而得名,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曾经无器不有

《景德镇陶录》上对瓷器街是这样描述的:“瓷器街颇宽广,约长二三百米,街两旁瓷店张列,无器不有。”

“无器不有”,这简单的四个字,其实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景德镇是世界著名瓷都,制瓷历史悠久。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陶瓷工业非常繁荣。关于景德镇的瓷器之精美,可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来形容,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让景德镇蜚声海内外。郑和七次下西洋,更是将景德镇瓷器带出了国门,引来世界各国对景德镇陶瓷之精美的赞叹和喜爱。

瓷器街的无器不有,足以让人想像当时的盛况。地名志上则有这样的记载:瓷器街南至何家洼北侧,北至麻石下弄南侧。长100米,宽4.5米。水泥路面。清朝此街是瓷器零售街市,两侧设有瓷器店,因品种齐全,花色各异,享有盛名,故得名瓷器街。为配套瓷器交易,瓷器街附近还设饮食等各种店铺,当年日夜经营,十分热闹。直到建国后,全市众多瓷店进入合作社、公私合营大厂、大店,瓷器街才逐渐变成纯居民区。

碎瓷片堆砌出瓷器街

也许是瓷器街太出名,也或许是正史记载中的瓷器街太过正经,所以民间关于瓷器街的得名,还流传着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从前,镇上有条横街,横街上开了家瓷器店,店名叫做“裘记瓷器店”。瓷器店的老板叫裘富仁,生得三角眼,酒糟鼻,满脸豆子般大的红麻子,样子非常吓死。除了样子难看外,这位裘老板还没有半点仁和义。那时候,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穷人到裘家讨饭,裘老板不但不给残汤剩饭吃,反而放狗咬人,咬伤了不少人。

从此,穷人讨饭路过“裘记瓷器店”,都要避让三分。后来,横街上来了个老倌,他破衣烂衫,赤脚破鞋,白头发,白胡子,一步三摆,跨进了“裘记瓷器店”。进店后,老倌手指货架上的瓷器说:“裘老板,咯样的瓷器,给我拣好的拿来。”

见老倌那副寒酸相,店堂里坐着的裘老板觉得好笑:“老倌你本来是穷棍一条,除了身上带汗臭的几件破衣烂衫,哪有什么银钱,买咯样好的瓷器?我看你讨饭的相,就连我店里的一只碗也买不起。”

“咳!一个狗屎大的瓷器店,值几个臭钱。”老倌毫不示弱。

平日里,裘老板财大气粗,仗财欺人,想不到今天被讨饭的老倌反唇相讥,气得他七窍生烟,火冒三丈。于是,他想修理老倌一顿。只见他眼珠一转,便想出一招,“死老倌,你如买得起全店里的瓷器,我甘愿让人把店里的瓷器全部打碎!分文不要,如若不能,则让我骑在你的身上,你爬出瓷器店,爬出这条横街。”

老倌偏偏不作兴裘老板,打赌就打赌,便叫来了许许多多的人作证。也真是吃得过头饭,说不得过头话。裘老板眼看老倌中了自己的计,心里是七分快活,又好似挣回三分脸面,万万没料到,老倌神奇般地从怀里掏出红布包,一揭开,里面竟包着一只金灿灿的东西。裘老板开始疑是眼花,一细看,原是只金碗!这只金碗的价钱,别说可以买一个裘记瓷器,就是买十个百个瓷器店也足足有余。

万贯家财,想不到毁于一旦,裘老板心里叹一声完了!老倌打赌打赢了,就联合街上人,仅花了一筒烟的工夫,就将裘记瓷器店砸了个稀八烂,那些破烂瓷器片堆起来差不多有一尺高。俗话说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原来,老倌也并非凡人,而是一位神仙。他途经景德镇,耳闻竟有裘老板这种恶人,便一番乔装改扮、特来横街惩罚他。自此之后,当人们走在横街上,一看脚下满是破瓷器片,便把横街叫作“瓷器街”。“瓷器街”这名字,一代传一代,一直叫到今天。

地理占尽优势

这个故事虽然未经证实,但毫无疑问是,地处昌江河边的瓷器街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首先,从地图上我们可以得知,瓷器街周边有徽州、南昌、苏湖、临江等会馆,因此它的周围聚集了大量的瓷行。据了解,当年外地客商来景德镇购买瓷器都必需通过瓷行老板的引见,才能做成买卖。瓷器街邻近的一些里弄比如大十字弄、黄家洲等,当地的住户主要都是从事包装、修瓷等与陶瓷有关的行业,无形中与瓷器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销售体系,再加上原先景德镇的四大码头近在咫尺,交通运输相当便利。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瓷器街,渐渐声名远扬,成为了景德镇的地标,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来客。

如今,瓷器街住着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这些老住户透露,当年就是因为冲着瓷器街名声,才来到了景德镇,并定居下来,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其次,在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瓷器街起着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由此便可以看出,瓷器街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景德镇陶瓷产品集中出售的街市,一个陶瓷对外贸易的集中地,与它周边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对于瓷器街的过往,一些老人还有印象。在他们的记忆里,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瓷器街与现在一般宽,但往来其间的车辆及行人却比现在要多得多。后来,公私合营街道两旁的瓷店多数变成了住家户,但仍有一些瓷店在经营,店家开门营业时,一般都会搬出一些高脚凳,将瓷器摆放在上面出售。除了瓷店之外,解放前的瓷器街还有不少百货、杂货、饮食、茶铺、酒楼、烟行等商家,甚是繁华。当年,这条街上还拍过一部电影呢!据说,之所以在此取景就是因此这里的建筑古色古香,颇具景德镇特色。

对景德镇人来说,瓷器街不仅仅只是一条街的概念,从其诞生之日起,它一直是景德镇瓷文化的一个缩影。

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瓷器街存在的意义渐渐离它最初的功能越来越远,它曾经所呈现的标志性建筑或建筑群,也在城市化进程中被钢筋水泥所取代。

地名志上有记载,真正的瓷器街有二三百米长,而现在的瓷器街严重缩水到只剩下百米左右的长度。

乾隆与瓷器街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记载着一些与瓷器街有关的传说。据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了景德镇。一天,他扮成一个瓷器客商,穿街走巷,不知不觉便来到了瓷器街,看到街上摆满了许多精美的瓷器,不禁暗暗喝彩。他边走边看,不觉肚子饿了,见街面上有个小吃馆,便进去要了一碗清汤,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旁边坐着一位老瓷工,见客商这样爱吃清汤,就和他聊起了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瓷器上。

乾隆说:“景德镇的瓷器确实不错,可就还有些美中不足。”老瓷工便问:“哪方面不足?”“不会动。”乾隆说。

这句话说得老瓷工犯了难。以后,这位老瓷工知道说这话的竟是当今皇上,皇上开口说景德镇的瓷器不会动,心里怪难受的。几个月过去了,乾隆也回京城去了。可这位老瓷工还念念不忘会动的瓷器这回事。

第二年元宵节的晚上,老瓷工带着孙儿上街看花灯,那旋转着的跑马灯,使老瓷工突然产生了灵感。他拉着孙儿就往回跑,一头钻进坯房,捏起了瓷坯。他做了两个套装的瓷瓶,外层雕得玲珑剔透,有各色图案纹样镂空的孔窗,内层瓷瓶上描绘了山水人物图案,再在内层瓶底安上一根可转动的轴心,只须轻轻吹口气,内层花瓶便轻轻转动起来,使人不断看到瓷瓶上的画面在活动。他把这能活动的花瓶叫“转心瓶”。老瓷工将这转心瓶送到督陶官手里,请他转献给乾隆皇帝。

乾隆收到转心瓶后,十分高兴,视若珍宝,并叫人收入宝库,一有空就去细细玩赏。后来又命督瓷京官嘉奖了造活动瓷器的瓷工。

这个神奇的传说,一方面说明了景德镇在古代皇帝眼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证明了景德镇瓷工善于创造的特性,这两点集合起来,正是景德镇千年陶瓷品牌能够延续至今的主要原因。瓷器街的过往,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一个缩影,了解它才能真正了解景德镇。

关键词:因瓷器而得名

景德镇陶瓷jingdezhentaoci相关"因瓷器而得名的“瓷器街”:无器不有"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对于景德镇陶瓷这方面有更多兴趣请多方了解,谢谢对景德镇陶瓷jingdezhentaoci的支持,对于因瓷器而得名的“瓷器街”:无器不有有建议可以及时向我们反馈。

瓷砖相关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瓷博会 景德镇陶瓷馆 陶瓷器皿 陶瓷出口 陶瓷颜料 陶瓷产区 陶瓷厂 ,本资讯的关键词:景德镇陶瓷景德镇瓷瓷器

(【jingdezhentaoci】更新:2013/1/26 19:57:31)
王安维1964年出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隆夫之子,高级工艺美术师、教授,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4年王安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王安维现任景德镇艺术瓷 >>
佛山日报讯记者陈铭培摄影报道:“作品清新秀硕劲,画工精细,融工艺性和艺术性于一炉。”昨天,江西陶瓷工艺美术大师“余树林陶瓷艺术展”在佛山举行,受到了行家们的赞赏。余树林现为江西景德镇中国陶瓷 >>
最新资讯  优势批发  最新供求  
 
返回上一页    回顶部    回首页